防内流作为大掌门中一个特殊流派,在游戏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热门到冷门的变化。防内流的核心思路是通过高防御和高内力属性来构建角色,利用技能触发后的内力加成造成伤害。这种流派在特定场景下依然有独特价值,关键在于理解其运作机制和培养方向。

防内流的伤害公式与常规流派不同,武功攻击伤害由攻击值加内力值乘以武功伤害比例再减去敌方防御值计算得出。这意味着内力属性在防内流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合理分配攻防内三属性比例。防内弟子通常选择天山六阳掌、化功大法等高伤害比例武功,通过技能触发实现爆发输出。培养时要优先保证防御属性足够高,确保生存能力,再考虑内力对技能伤害的加成效果。

防内流在实战中的表现与阵容位置息息相关。由于依赖技能触发,这类弟子更适合放在后手位,利用防御属性承受首轮攻击后,在第二轮通过技能实现反击。布阵时需要将防内弟子安排在4、6号位等后手位置,与先手位的攻防弟子形成互补。在血战等玩法中,防内流面对低防御NPC时表现一般,但在对抗高攻对手时能发挥独特优势。

防内流的培养难度相对较高,主要体现在培养丹消耗量大和属性平衡困难两方面。由于需要同时保证防御和内力属性,培养时接受范围较窄,往往需要更多培养丹才能达到理想属性。建议先集中培养防御属性,确保基础生存能力,再逐步提升内力到能破防的程度。防内弟子不必追求极限属性,合理利用缘分加成就可达到不错效果。

虽然当前版本攻防流占据主流,但防内流依然有其存在价值。这种流派更适合作为阵容中的特殊战术点使用,在特定场合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理解防内流的核心机制后,可以根据自己拥有的弟子和装备情况,尝试将其融入现有阵容,丰富战术选择。记住没有绝对强势的流派,只有最适合当前游戏阶段的培养方向。